慢病管理當下在藥店圈可謂風頭正勁,越來越多的藥店開始將自己的業(yè)務拓展到慢病領域,但其中不少藥店在管理過程中并沒有想清楚其中的前因后果,急于求成,只是將既有模式套到自己身上,不進行深入思考,效果當然不理想。中國藥店商學院講師崔為民認為,想要做好慢病管理,首先要轉變既有的固化思維! 
  思維轉變一:定位明確,不和醫(yī)院搶生意 
  首先,藥店做慢病管理的終目的,就是透過增值服務增加顧客的粘性。但有不少藥店會盲目的給所有顧客同樣的服務,導致服務質量跟不上,效果當然不會好。這就需要找出其中的問題,對癥下藥。 
  ,考慮清楚資本的投資對象。如果顧客本身就是低效顧客,投資多少都未必會產(chǎn)生效益。所以做慢病管理首先要區(qū)分顧客的類別,而不是廣撒網(wǎng)。 
  第二,進行差異化服務。增值服務屬于高階需求,產(chǎn)生高階需求的人群通常有較好的學歷背景及經(jīng)濟收入,他們非常在意差別,如果把慢病管理做得普羅大眾都一樣,他們會對其失去興趣,他們需要的是更特殊更有效的服務,所以就需要藥店提供大量的一對一服務,才能真正做到增加顧客粘性。還可以從中培養(yǎng)意見領袖,通過意見領袖的輻射狀影響,做精準營銷,將成本投入到有效的地方。 
  其實,藥店做慢病管理要明白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藥店都在做血壓、血糖等慢病記錄,但這些項目顧客自己就可以做,突出不了藥店的專業(yè)性,從病癥管理方面來說,與醫(yī)生相比員工的專業(yè)知識又遠遠不夠,所以病癥管理還是應該建議顧客返回醫(yī)院,藥店不要和醫(yī)院搶生意,這樣只會突出自己的短項。藥店核心的是做后段管理,包括健康管理和藥效管理,把藥店的強項表現(xiàn)出來,為顧客提供用藥咨詢,針對其當下病癥的狀態(tài)以及監(jiān)測的結果,提出恰當?shù)慕ㄗh,之后才能延伸到關聯(lián)銷售部分,這其中有緊密的邏輯關系。 
  以銷售保健品為例,藥店同商超、電商、直銷經(jīng)營的差別,在于藥店人員和顧客有直接的接觸,比較容易幫顧客養(yǎng)成購物習慣,然后把購物習慣教給身邊人。如果顧客依賴保健食品的原因是價格,那么電商就很容易侵入,藥店應該將重點放在經(jīng)營顧客的情感,滿足顧客對健康管理的需求上,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同時收獲忠實顧客。 
  以
糖尿病管理為例,針對顧客不同的病癥,給出藥師合理的服藥建議,并且及時記錄血糖情況,終讓顧客將慢病管理的過程呈現(xiàn)給醫(yī)生,讓專業(yè)醫(yī)生幫忙調整用藥、調整治療方案,藥店、醫(yī)院各司其職。 
  思維轉變二:把握好管理節(jié)奏,不急于求成 
  慢病管理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用藥管理。這一階段對藥店銷售來說得到的利益很少,需要藥店獲得顧客穩(wěn)定用藥的詳細情況,提醒顧客管理病癥過程中要注意哪些項,才可以進入下一個管理階段。例如,臺灣在做母嬰管理的時候,在媽媽孕期的母嬰會員活動中便開始培訓,包括嬰兒出生以后可能會有哪些健康狀況,這些癥狀對他的生長發(fā)育有哪些影響,并且營養(yǎng)師會與之進行溝通,為后期的管理打下基礎。 
  第二,健康管理。這一階段可以對顧客進行分級管理,讓不同的會員享受不同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必須透過藥歷管理,記錄會員的狀態(tài),觀察是否用藥穩(wěn)定,交流健康管理觀點,使藥店充分了解顧客需求,針對需求才能提供適合顧客的管理,才能達到增加顧客粘性的目的。另外,在這一階段藥店可以通過對顧客的積極引導,為其提供足夠的健康管理資料和建議,培養(yǎng)出適合個人的健康管理方式,經(jīng)營顧客的需求認知,有需求才有市場。 
  第三,商品管理。顧客的需求經(jīng)營出來了,進行關聯(lián)銷售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不僅能夠切實幫助顧客做好健康管理,而且能夠提高藥店的銷量,一舉兩得。 
  如今不少藥店將、二階段的前置過程草草了事,直接進行后的商品營銷,導致服務不到位,營銷針對性也不強。現(xiàn)在的行銷其實是讓顧客明知會員管理有目的性,卻心甘情愿的接受。這就需要在整個行銷過程中,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如今的顧客變得非常精明,需要進行細致管理,想要粗暴地得到效益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藥店只會讓顧客望而卻步。 
  思維轉變三:服務是關鍵 
  做慢病管理的核心就是服務,只有服務做好了才能帶動銷量提升,千萬不能本末倒置,服務過程中需要關注以下問題: 
  ,要具備用藥管理、健康管理、商品管理三個階段的管理知識,清楚各個階段的重點所在,包括每個階段顧客管理的方案,一些特定的標準是否用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比如在生活狀態(tài)、運動、附加病癥等方面繪制網(wǎng)圖,讓顧客一眼就能看清自己哪里符合標準,哪里不符合標準,哪里需要堅持,哪里需要被給出調整方案。這樣才能將每個階段更好地呈現(xiàn)到每個顧客身上,幫助顧客持續(xù)改善健康問題。 
  第二,關注顧客是否安全有效用藥,把關注點放在服務上,銷售是服務的附帶價值,前期需要做好的就是服務,帶有目的性的服務永遠做不好。現(xiàn)在許多藥店把銷售考核直接放到服務人員身上,把銷售作為服務的終目的,當然做不到狀態(tài)。 
  所以連鎖藥店應該關注前臺人員的是服務,將考核目標定為服務品質、對會員的了解度等方面,而不是銷售情況。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是銷售的加分項。 
  思維轉變四:開發(fā)有標準 
  現(xiàn)在不少藥店在盲目擴大會員,會員開發(fā)不設標準,來者不拒。這樣雖然看似熱鬧,但收獲的實際效益并不高。 
  會員在前期開發(fā)上就要有標準,像國外尖端的慢病管理,需要會員每天遞交血糖記錄情況,因為這是進行血糖管理的基礎。僅憑顧客來店的幾次片面記錄,很難對其進行深入管理,泛泛沒有特色的管理不會吸引顧客,慢病管理也就變得可有可無。 
  慢病會員一定會享有優(yōu)惠政策,用增值服務替代價格戰(zhàn)是未來藥店的發(fā)展方向,給顧客權益是為了得到他們的依賴,但是規(guī)則一定要由藥店根據(jù)實際情況設定,而不是毫無原則地滿足顧客的要求,只有符合規(guī)則的顧客才能成為藥店的慢病會員。要從目的設計服務,服務做好了,銷售就跟上了。只有選擇符合要求的顧客,才能將慢病管理的價值化,使服務在其身上得到的呈現(xiàn),成為藥店忠實的顧客,當然也能享受的權益。 
  思維轉變五:宣傳有步驟 
  慢病管理的宣傳工作不同于一般商品,本質上來說宣傳的內容是服務,所以有效的宣傳辦法則是讓少部分參與者嘗到甜頭,然后推而廣之,說服力。 
  ,做好小眾、口語宣傳。先將整個制度公告出來,包括會員權益、參與條件等,在前期得到滿意效果的小部分人中,推選出意見領袖,之后才能去做口語宣傳。先選一小部分然后慢慢推廣,推廣其實并不限于人群的推廣,也是商圈的擴展過程,之后才能慢慢做差異化,進行商圈競爭。 
  第二,進行廣告型的大眾宣傳。有了前期的小眾宣傳作為基礎,在大眾宣傳階段才有案例,有內容,有群眾基礎,宣傳起來才不會空洞。 
  來源: 中國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