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西班牙臨床門診的
類風濕關節炎和相關疾病患者的維生素D缺乏發生率很高。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有40.5%出現維生素缺乏,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維生素缺乏者占39.7%,而
銀屑病關節炎患者有40.9%,而對照中有26.7%的人維生素缺乏(P<0.001)。 
  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如果缺乏維生素D,就需要及時補充,但這項研究沒有分析補充維生素D對臨床轉歸的改善效果。 
  這項研究在線發表于《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研究人員使用風濕病學心血管研究(CARMA)中2911名成年參與者的基線數據進行分析。 
  維生素D缺乏定義為25-羥維生素D(25(OH)D)水平<20 ng/mL。研究中,慢性炎癥性風濕病(CIRD)參與者包括775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738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和721名銀屑病關節炎患者。對照組包括677名非炎癥性風濕病患者,如
骨關節炎、
骨質疏松和軟組織疾病。 
  研究中的絕大多數炎癥性風濕病患者在被納入研究時,疾病活動度低。健康評估問卷的功能性評分中C反應蛋白水平和紅細胞沉降率非常低。 
  盡管所有研究組患者的基線維生素D水平都很低,但與對照組相比,慢性炎癥性風濕病患者的中位維生素D水平更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為20.4ng/mL,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為20.9ng/mL,銀屑病關節炎患者為20.0ng/mL,對照組患者為24.8ng/mL。 
  多變量分析發現,維生素D缺乏與類風濕關節炎發生風險呈正相關(校正后比值比為1.46,95% CI:1.09-1.96; P=0.012)。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關節炎的發生風險與維生素D缺乏之間呈正相關,但沒有統計學意義。 
  女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維生素D缺乏風險顯著高于男性患者(P<0.01)。類風濕關節炎和銀屑病關節炎患者中肥胖(身體質量指數≥30)者的維生素D缺乏風險較高。 
  研究人員通過西班牙氣象局的數據對參與者納入之前60-90天的日照時間進行分析發現,對照組與三個炎癥性風濕病組相比,中位日照時間較長。 
  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反應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有三分之二缺乏維生素D。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缺乏維生素D的患者貝氏強直性脊柱炎活動指數(BASDA)和貝氏強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數(BASFI)較高(P<0.05)。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CIRD患者在納入研究時活動度較低,25(OH)D水平降低。 
  這些患者缺乏維生素D可通過較少運動和很少出門來間接的解釋,還有一個直接的原因,那就是炎癥性風濕病或許會降低維生素D的合成和加快維生素D代謝。 
  研究作者表示:盡管近期的回顧沒有發現補充維生素D可改善普通人群的健康狀況,但相信對于CIRD患者和維生素D缺乏的患者來說,監控和補充維生素D非常重要,無論維生素D缺乏是否有致病作用,也不管這(維生素D缺乏)是否僅僅是炎癥性疾病的偶發癥狀。(來源:醫脈通) 
  編譯自:Rheumatoid Disorders, Vit D Deficiency Go Hand in Hand.MedpageToday,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