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
陰道炎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灼痛,嚴重時坐臥不寧,異常痛苦,還可伴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急性期
白帶增多,白帶特征是白色稠厚呈凝乳狀或豆渣樣,檢查見外陰抓痕,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附有白色膜狀物,擦除后露出紅腫黏膜面,急性期還可見到糜爛及淺表潰瘍。25例患者均有白帶增多有異味,陰道外陰瘙癢灼痛腫脹等臨床癥狀,經婦科檢查,外陰、陰道潮紅,輕度水腫,陰道內有大量膿水樣分泌物,有異味者4例,其余11例陰道內有大量凝乳狀分泌物2例,陰道壁潮紅,黏膜附有點狀白色物,擦去后可見明顯黏膜充血,陰道分泌物涂片找到大量念珠菌。念珠菌性陰道炎經藥物治療后,在3個月內再次發病認定為復發,復發后不易治愈或出現第二次復發稱之為頑固性念珠菌性陰道炎。
頑固性陰道炎具有反復發作、用藥后易產生耐藥性、不易治愈的特點,一直是臨床治療的難點。我院采用克霉唑栓100 mg每晚陰道用藥連續12 d,配合伊曲康唑口服200 mg,每日1次,連續7 d為一療程。自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治療頑固性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25例中,僅1例3個月后復發占觀察人數的4%,治愈率96%,起到了用藥時間短,起效快,治愈后不易復發的臨床效果。針對伊曲康唑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其半衰長,對各種致病菌有效抑菌濃度為0.1 μg/ml,常用口服量能對多數真菌有足夠的抑菌濃度,腎功能不良者的藥動學與腎功能正常者無差異[1].對復發病例再用本品治療仍有效,可見克霉唑栓陰道內用藥治療陰道念珠菌效果最好[2].克霉唑栓陰道內放藥,抗菌濃度可維持3 d[3],不易產生耐藥性之藥理特點,配合伊曲康唑合理聯合應用治療頑固性念珠菌陰道炎,與其他不規則用藥患者做臨床對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
1 資料
抽取自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25例判定為頑固性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做為伊曲康唑和克霉唑聯合用藥治療組。患者第一次患病治療方法各有不同,但都是陰道內用藥,外加洗藥居多,用過中草藥或克霉唑栓、制霉菌素栓、益康唑栓、龍膽紫(陰道內涂),個別病人口服酮康唑、制霉菌素。25名患者配偶中2例有念珠菌感染龜頭包
皮炎給予相應治療。兩名妊娠婦女孕周均大于20周,陰道炎癥狀明顯紅腫嚴重,同時伴有尿道刺激癥狀,見表1.表1 25名患者基本情況調查(略)
2 治療方法
2.1 消除誘因
積極治療誘發病因:如膠原性疾病、
糖尿病等,并停用或減少免疫抑制劑、廣譜抗生素、雌激素等,同時囑患者盡量使用棉布及舒適的內褲,勤換勤洗,用過的內褲、盆及毛巾均應用開水燙洗。
2.2 局部用藥
用藥前使用3%碳酸氫鈉液沖洗陰道(改變陰道酸堿度,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長條件)。潔爾陰和婦陰潔外洗。克霉唑栓100 mg陰道內放藥,每晚1次,共12 d.
2.3 全身用藥
伊曲康唑200 mg,每日1次,餐后服用共7 d,月經期不中斷治療。
2.4 輔助用藥
復合維生素B每日2次,每次2片,一共14 d.
3 結果
應用伊、克聯合治療組為A組,無規律治療組為B組。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表1 兩組治療情況(略)
4 討論
念珠菌陰道炎是一種常見的陰道炎,過去誤稱霉菌性陰道炎。80%~90%的病原體為白色念珠菌,其為真菌,對熱的抵抗力不強,加熱到60 ℃1 h即可死亡,但對干燥、陽光、紫外線及化學制劑的抵抗力較強。念珠菌屬引起的感染稱為念珠菌病,任何年齡、組織和器官都可累及,念珠菌除寄生陰道外還可寄生在人的口腔、腸道。這三個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自身傳染,但局部環境條件適合時易發病,此外少部分患者通過性交直接傳染或接觸感染的衣物間接傳染。
白色念珠菌為條件致病菌,約10%非孕婦女及30%孕婦陰道中有此菌寄生,并不引起癥狀,有念珠菌感染的陰道pH在4.0~4.7之間,通常<4.5.但陰道內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局部細胞免疫力下降,適合念珠菌的繁殖引起炎癥,此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改變了陰道內微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皮質內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綜合征,使機體的抵抗力降低,穿緊身化纖內褲、肥胖可使會陰局部的溫度及濕度增加,也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
念珠菌陰道炎治療后容易在月經前復發,故治療后,應在月經前做陰道分泌物涂片檢查,并在經期不中斷治療,性伴侶應進行念珠菌的檢查及治療。由于腸道念珠菌及陰道深層念珠菌是重復感染的來源,抗真菌以全身用藥為主,配合局部用藥。針對頑固性念珠菌陰道炎臨床治療有多種嘗試,有時因細菌對藥物產生耐藥性或出現副作用而治療不理想。頑固性病例應檢查尿糖及血糖,并詳細詢問病史,有無服用大量雌激素,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以查找病因。
伊曲康唑為三唑類廣譜抗真菌藥,它能選擇性的抑制真菌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依賴性的14-a-去甲基酶,使其不能合成細胞膜麥角固醇,從而抑制細菌生長。本藥口服給藥副作用小,抗菌譜廣且肝損害較輕,短期治療具有效率高、復發率低的特點。
克霉唑屬咪唑類衍生物廣譜抗生素。臨床試用結果,口服及外用對各種真菌感染均有一定療效。動物實驗證明,過早停藥易于復發,未見耐藥現象。此外,對陰道滴蟲和某些革蘭陽性菌亦有效。因本品通過影響真菌細胞膜的通透性而發揮抑菌作用,由于口服吸收差且胃腸道反應和肝毒性較大,其主要對淺表真菌感染的效果好,所以克霉唑陰道內用藥優于口服,陰道內用藥吸收為3%~10%,抗菌濃度可維持3 d.
伊曲康唑口服用于全身真菌效果好副作用小,不易產生耐藥性。克霉唑全身用藥副作用大,故用于局部用藥。兩者配合應用,對頑固性念珠菌性陰道炎效果好,此類患者大多數合并全身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既需要強有力的抗菌效果又需要減少副作用,避免產生耐藥性。綜上所述,兩藥口服外用搭擋合理,用于治療頑固性念珠菌性陰道炎效果顯著,收到滿意的臨床效果。
(參考來源:《兩藥聯合應用治療頑固性念珠菌性陰道炎的臨床觀察》段平霞,《實用醫技雜志》2006年2月5卷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