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是女性常見疾病,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患者有腹痛感,陰道內不規則流血,月經不規則常常淋漓不凈等[1].其臨床傳統上用抗生素、口服人工周期雌孕激素配合陰道沖洗等護理方式治療。婦科千金片具有清熱除濕、益氣化瘀等作用,臨床主要用于白帶異常、小腹墜痛、慢性盆腔炎等治療[2].我院婦產科采用傳統抗生素治療基礎上加用婦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取得良好的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分析如下。
目的 分析婦抗生素聯合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婦科確診的96例子宮內膜炎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觀察組采用抗生素聯合千金片治療,對照組抗生素治療,6周后比較2組患者的宮內膜厚度、月經情況等,判斷治療效果優劣。結果 經治療后,在子宮內膜厚度、顯炎癥圖像、月經情況等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抗生素聯合婦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臨床效果明顯,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選擇 2012 年2月 ~ 2014 年月2在我院婦科治療的96例子宮內膜炎患者,根據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8例。研究組:年齡25 ~38歲,平均年齡(32.5 ±3.6)歲;病程6~36周,平均病程(23.3 ± 2.3)周。對照組:年齡25~39歲,平均年齡(32.7±3.5)歲;病程6~35周,平均病程(23.5 ±2.2)周。在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對比中,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的患者給予抗生素和雌孕激素口服并同時進行沖洗陰道上藥治療;而對于觀察組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前提下給予婦科千金片口服治療,療程為6周。在治療后研究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應用療效及對子宮內膜的厚度和月經情況等的觀察。
1.3療效判斷標準參考《婦產科學》將治療效果分為三類:痊愈即月經情況恢復正常,下腹部墜痛癥狀消失,白帶或分泌物增多癥狀消失,陰道內鏡檢查子宮內膜充血粘連癥狀消失子宮內膜適當增厚,B超檢查炎癥反應圖像消失[3];有效即月經恢復情況較好,下腹部墜痛感消失或不明顯,白帶或分泌物減少,子宮內膜厚度適當增加及充血粘連癥狀正轉好;無效即以上體征無變化或變化不明顯,少數患者臨床癥狀甚至惡化。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將所有患者的資料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6.0 統計學軟件對所有資料進行 χ2檢驗分析,數據表達采用方式,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兩組患者經不同方法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 5.5±0.5mm,而對照組為4.4±0.7mm;經期恢復正常患者33例,對照組42例;觀察組B超檢查炎性反應圖像患者1例,對照組7例;觀察組痊愈率87.75%,總有效率97.91%,對照組治愈率68.75%,總有效率87.75%;以上觀察指標對照組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月經情況恢復正常者也優于對照組。2組均沒有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3討論子宮內膜炎(EM)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女性生殖系統自身防御機制受損,或是分娩、流產、宮腔內操作等感染因素存在時,子宮內膜就容易受到病原體入侵,引起 EM.EM 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女性健康,是臨床醫師普遍關注的課題之一[4].臨床治療主要采用抗炎方法,如口服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同時配合陰道沖洗上藥等措施,后期人們發現EM還與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有關,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會使子宮內膜變薄,更容易受到致病菌侵襲而引起炎癥],故又加入了口服雌孕激素來改善子宮內膜功能,但臨床治療效果仍得不到較大改善,許多研究者期望通過中醫藥來解決問題,本文將婦科千金片運用于臨床治療中,治療效果明顯優于未口服婦科千金片的患者。
傳統中醫認為EM病因在于熱毒,治療需做到清熱解毒、利濕止帶、溫腎助陽。婦科千金片中所含的千金拔具有利濕祛風、消散瘀血功效,而金櫻根則發揮有固精澀腸作用,穿心蓮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功效,諸藥合用具備清熱利濕、益氣消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濕熱阻滯導致的下腹痛、
白帶增多與色黃質稠、腰骶酸痛及神疲乏力等。現代藥理認為,婦科千金片具有調節氣血,修復子宮內膜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提高免疫力,抑制細胞及炎癥,緩解疼痛等。
抗生素聯合婦科千金片治療EM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促進子宮內膜修復,彌補了抗生素對子宮內膜結締組織增生、充血粘連、積液等療效的不足,有效率高,值得推廣。
參考來源:《抗生素聯合婦科千金片治療子宮內膜炎的臨床療效分析》王建 孫光靜,《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