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短程連續(xù)使用
胸腺肽α1對肝動脈插管化療栓塞(TACE)治療
原發(fā)性肝癌輔助治療作用。方法 選擇確診為
原發(fā)性肝癌,愿意接受在TACE同時使用
胸腺肽α1的病人32例,男27例,女5例。Child分A級9例,B級20例,C級3例。年齡34~68歲,平均52.33±9.64歲。在TACE當天開始皮下注射
胸腺肽α1,1.6 mg/次,每天1次,10d為一療程。結(jié)果 肝區(qū)疼痛緩解率為63.16%(12/19);食欲增加為66.67%(18/27);乏力改善為65.63%(21/32)。AFP逐漸降低,由治療前的512.34±320.75 ng/ml降到治療后30d的215.12±49.22 ng/ml(P<0.01)。而ALT在TACE后明顯升高,治療后30 d恢復到治療前水平。其他肝功能指標和血白細胞無明顯改變。治療后30 d CD3、CD4由治療前的53.38±8.31和37.55±7.47增加到65.74±8 63(P<0.05)和45.34±9.81;CD8由34.86±5.38降到29.26±4.49;CD4/CD8比值和NK細胞活性由1.07±0.56和42.38±10.15增加到1.55±0.77和51.91±9.35。無胸腺肽相關(guān)的并發(fā)癥。結(jié)論  
胸腺肽α1可提高TACE后
原發(fā)性肝癌病人的免疫功能,是一種安全、可靠的免疫增強劑。
 
    【關(guān)鍵詞】癌,肝細胞;胸腺肽α1;插管化療加栓塞
 
    原發(fā)性肝癌是惡性程度較高的
腫瘤之一,預后欠佳,治療仍以手術(shù)治療為首選,但臨床上往往有很大一部分病人確診時已經(jīng)失去了手術(shù)的機會,需要采用其他的非手術(shù)治療措施,其中以肝動脈插管化療加栓塞(TACE)或局部無水乙醇注射應用較普遍,這類治療的優(yōu)點是直接作用于腫瘤,療效確實,全身副作用較輕。為了提高肝癌的治療效果,近年來有人使用生物反應調(diào)節(jié)物,如白細胞介素2(IL-2)、不同種類的干擾素(IFN)和胸腺激素等,其中
胸腺肽α1是來自胸腺第五組分的純化物,其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IL-2及其高親合力受體的生成,同時又加速免疫效應細胞向細胞毒淋巴細胞分化的作用。
 
 
    世界上有40%以上的原發(fā)性肝癌病人在我國,晚期肝癌的治療效果往往又不理想。為此,我們從1999年2月開始,在對原發(fā)性肝癌進行TACE治療的同時,使用胸腺肽α1,以觀察其對TACE的增強作用。
 
    資料和方法
 
    1病例選擇
 
    入選標準為確診為
原發(fā)性肝癌,愿意接受該治療。共32例,男27例,女5例。Child分A級9例,B級20例,C級3例。年齡34~68歲,平均52.33±9.64歲。結(jié)節(jié)型11例,腫塊平均大小為4.3cm×3.7 cm±1.4 cm×1.1 cm;塊狀型19例,腫塊平均大小為7.2 cm×6.8 cm±3.1 cm×2.4 cm;彌漫型2例。
乙型肝炎病毒性標記物一項或一項以上陽性者27例(84.4%)。AFP陽性者23例(71.8%),水平在156~1 000 ng/ml,平均(512.34±320.75)ng/ml。
 
    2治療方法
 
    TACE采用Seldinger穿刺技術(shù),股動脈為穿刺血管,所有病人行腹腔動脈造影,選擇要栓塞的血管,依次注射碘化油5~15 ml,阿霉素40~60 mg,卡鉑100~200 mg,5-Fu 1000 mg,必要時使用明膠海綿栓塞。在TACE當天開始皮下注射胸腺肽α1(美國賽生公司),1.6 mg,每天1次,10 d為一療程。
 
    3觀察指標治療前、治療后10 d和30 d的癥狀改善情況;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和AFP變化;T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NK細胞活性。T細胞亞群和NK細胞活性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
 
    4統(tǒng)計學處理
 
    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以百分率表示;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和AFP及T細胞亞群和NK細胞活性以x±s表示,采用Student′s t檢驗處理。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結(jié)果
 
    1癥狀改善情況
 
    肝區(qū)疼痛緩解率為63.16%(12/19);食欲增加為66.67%(18/27);乏力改善為65.63%(21/32)
 
    2肝功能、血常規(guī)和AFP的變化(見表1)
 
   與治療前相比,APP逐漸降低。而ALT在TACE后明顯升高,停藥2周后恢復到治療前水平。其他肝功能指標和血白細胞無明顯變化。
 
    3.T細胞亞群和NK細胞活性的變化(見表2)
 
    TACE聯(lián)合胸腺肽α1治療后一個月,CD3、CD4/CD8比值及NK細胞活性明顯增加 (P<0.05)。
 
    4腫瘤大小
 
    治療一個月后,腫瘤縮小12例,未改變15例,增大4例,1例死亡。
 
    5.并發(fā)癥
 
    TACE后發(fā)熱8例,肝功能衰竭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無與胸腺肽相關(guān)的并發(fā)癥發(fā)生。
 
    討論
 
    大量的研究表明TACE可延長不能手術(shù)
原發(fā)性肝癌病人的生存率。TACE后1,3,5年生存率分別可達58.1%~61%,24.4%~30.7%,13.7%~18.9%。肝癌病人除腫瘤本身的破壞作用外,還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原發(fā)性肝癌病人的T細胞亞群CD3、CD4和NK細胞活性降低,CD8增加。免疫功能低下直接影響著腫瘤病人的預后,尤其化療后病人的免疫功能進一步降低,因此,對于化療的病人應進行免疫治療。然而,大部分
原發(fā)性肝癌病人是在
肝硬化基礎(chǔ)上發(fā)生的,這就影響了諸如干擾素等副反應較大的免疫制劑的應用。
 
    實驗研究表明,胸腺肽α1能促進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如干擾素、白細胞介素2等;增強細胞因子高親合力受體的表達;刺激CD3、CD4陽性細胞的增殖并提高其活性;促進T細胞的成熟,增強NK細胞功能。胸腺肽α1的這些特性為腫瘤的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胸腺肽α1用于腫瘤治療,傳統(tǒng)的給藥方式采用1.6 mg每周2次,其免疫增強作用以第3個月開始最為明顯。我們采用1.6 mg每日1次沖擊療法,其免疫增強作用時間提前,在一個月時已有明顯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CD3、CD4/CD8比值的增加和NK細胞活性的明顯增加(P<0.05)。一般情況下,肝動脈插管化療加栓塞的間隔時間應在2~3個月,因此,免疫增強治療也為下一次的治療供了更好的條件。
    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胸腺肽α1可提高TACE后原發(fā)性肝癌病人的免疫功能,胸腺肽α1聯(lián)合TACE治療后,無與胸腺肽α1相關(guān)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是一種安全、可靠的免疫增強劑,更適用于在肝硬化并發(fā)原發(fā)性肝癌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