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1998年1月~2004年6月采用中藥內服外用,配合自體表皮細胞移植治療
白癜風42例,方法簡單,療效顯著。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白癜風患者142例,男59例,女83例。年齡6~70歲,平均27歲。病程最短15天,最長35年。按中國中西醫結合會皮膚性病學會色素性
皮膚病學組1993年、1994年兩次會議討論,白癜風臨床分型及療效標準分型[1]:泛發型26例(18.31%),散發型43例(30.28%),局限型48例(33.80%),節段型25例(17.61%);其中進展期71例(50.00%),穩定期71例(50.00%)。隨機分為三組,治療組:在中藥治療的同時加用自體表皮細胞移植,共42例。中藥組:單純用中藥內服外用,共60例。移植組:單純采用自體表皮細胞移植術,共40例。 
  1.2 方劑組成 內服藥:消白靈湯。當歸16g,川芎12g,桂枝16g,防風12g,黃芪12g,白鮮皮16g,刺蒺藜16g,生甘草6g,首烏16g,枸杞12g,根據患者各型進行加減(僵蟲、地膚子、豨薟草、黑芝麻)。外用藥:
消白靈酊。肉桂15g,白芷30g,補骨脂30g,荊芥30g,上4味用95%酒精100ml浸泡7天,取澄清液備用。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在用中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自體表皮細胞移植術。湯劑水煎3次,取湯300ml每日服2次,患部涂擦酊劑,每日2次,30天為一療程。泛發型先以藥物治療2~5個療程后再配合自體表皮細胞移植術。手術采用國產PFL-1A型表皮細胞分離機發皰取皮,患者取臥位,充分暴露供皮區,常規用5%的碘伏消毒,鋪無菌洞巾,安置分離器,負壓控制在(40±2)kPa,溫度控制在(43±2)℃進行發皰。患區用5%的碘伏消毒后,以牙科鉆機全鋼絲磨頭進行表皮打磨致真皮淺層(有點狀滲血)。用眼科組織剪沿皰皮周邊剪下皰皮,以刮匙輕輕刮凈皮片內附著的滲出物,將皮片平整的貼敷于打磨面上,用油沙條及無菌敷料包扎固定。供皮區間隔20天可重復發皰取皮。移植組:單純采用自體表皮細胞移植術;中藥組:根據病因病機辨證實施加減湯劑及外用酊劑治療。 
  1.4 療效判定標準 皮損消退達100%,皮膚顏色與正常膚色一致者為痊愈;皮損消退達80%者為顯效;皮損消退達30%~80%者為有效;皮損消退<30%者為無效。 
  1.5 治療結果 各組療效比較見表1;各型各期療效比較見表2。 
  表1 各組療效比較(略) 
  表2 各型各期療效比較(略) 
  注:好轉=顯效+有效 
  2 討論 
  從表1可知治療組痊愈率為85.71%,總有效率達92.86%;對各型各期療效無明顯差異,見表2。移植組痊愈率為22.50%,總有效率為45.00%;從表2中可以看出其對節段型穩定期療效好,對其他型及各型進展期無明顯療效;痊愈率明顯低于治療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01)。中藥組痊愈率為58.33%,總有效率為71.67%;其對神經節段型療效較差,療程較長,與治療組對比痊愈率差異有顯著性(P<0.05)。移植組病例半年以上隨訪觀察,已愈色素島再消退者2例,新皮損出現1例,同形反應3例。 
  中藥加自體表皮細胞移植結合治療白癜風是筆者在中藥治療的經驗基礎上,研究總結后采用的有效方法。筆者多年來采用純中藥治療白癜風,對不完全性白斑療效較好,初期療效較顯著,治療后期剩余完全性白斑區由于色素細胞缺如,使皮損很難痊愈,且其療程較長,療效不理想,部分患者因受長期服藥之苦而終止治療。單純的使用自體表皮細胞移植治療白癜風,療效較低,對各型進展期無明顯療效,對泛發型大面積白斑不能移植,且術后易出現同形反應,復發率高,兩種方法結合治療可起到互補作用。內服中藥可袪風除濕,活血化瘀,滋補肝腎,養血、和血、益氣,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調和氣血治其本。外用藥可激活色素細胞,促進色素細胞分裂增殖。自體表皮細胞移植可補充白斑區內的黑色素細胞,促進了皮損的快速愈合。據臨床觀察治療組皮片間隙能自行長滿愈合,而對照組大部分不能長滿。對治療組部分病例隨訪觀察未發現同形反應及復發。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5年第2卷第4期;《中藥加自體表皮細胞移植治療白癜風42例》;周玉娟,王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