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糖尿病并發(fā)癥往往比糖尿病更可怕。患糖尿病以后,有30%~80%的病人有皮膚損害。糖尿病皮膚病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代謝紊亂,加上血糖高、排尿多或糖尿病對微血管及末梢神經(jīng)的損害而形成的。糖尿病并發(fā)癥之皮膚病您了解多少呢?下面百濟護理師帶您去認識糖尿病并發(fā)癥之皮膚病。
    顏面潮紅為糖尿病的一個特殊皮膚表現(xiàn),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組織缺氧,血管張力減少,皮膚微血管持續(xù)擴張所致。中醫(yī)認為是津精虧損,虛火內(nèi)生而致。其臨床表現(xiàn):面部尤其是面頰、腮及下頜部皮膚持續(xù)性發(fā)紅,呈玫瑰紅色,但局部不發(fā)熱,可有毛細血管擴張,有時累及手足和虹膜,糖尿病控制后癥狀減輕。年幼的糖尿病患者顏面及手足部皮膚有彌漫性淺紅斑,也歸于本病。
    糖尿病性皮膚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皮膚病變,約占糖尿病患者的50%,男性多于女性,一般無臨床癥狀。本病的特征為下肢遠端伸側(cè)皮膚多發(fā)性色素沉著。起初病損為圓形或卵圓形暗紅色丘疹,繼之成為黑褐色下蹈的萎縮斑。在治療上主要是積極治療糖尿病。
    皮膚感染:糖尿病患者易患細菌和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病情較一般患者嚴重而不易治療,也會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和不易控制。常見的細菌感染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臨床上表現(xiàn)為皮膚癤癰、壞疽、蜂窩組織炎、毛囊炎等。真菌感染包括各種皮膚癬菌病和皮膚粘膜念珠菌病,如外陰炎、龜頭炎、龜頭糜爛和甲溝炎等。
    皮膚病癢癥:糖尿病病人中約有5%出現(xiàn)皮膚瘙癢癥。分為全身型瘙癢及局限性瘙癢。前者多見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與糖尿病的神經(jīng)病變引起皮膚干燥有關(guān);后者多見于女性糖尿病患者,常與局部念珠茵感染有關(guān)。
    糖尿病硬化性水腫:約5%的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本病,多見于成年人及肥胖病人;是在真皮膠原纖維間有酸性粘多糖類,尤其是透明質(zhì)酸酶沉著的一種粘蛋白沉著病。主要發(fā)生于頸、上背及肩部,皮膚呈淡紅或蒼白,表面有光澤呈非凹陷性硬腫脹,組織增厚。
    血管性障礙引起的皮膚病:糖尿病性壞疽、糖尿病性脂肪萎縮、糖尿病性皮膚潮紅、紫癜、糖尿病性類脂肪漸進性壞死、糖尿病性大皰等。
    糖尿病并發(fā)癥皮膚病食療方有以下幾種。
    1、生地茅根粥:鮮生地30g,鮮茅根30g,煎湯去渣取汁,另將小米100g熬粥至7成熟,兌入藥汁,再熬至熟,早晚分食之,能清熱涼血消斑。
    2、藕節(jié)粥:鮮藕節(jié)100g煎湯去渣取汁,加入粳米100g熬粥,早晚分食之。鮮藕節(jié)含豐富的單寧酸,有收縮血管作用。
    3、外治小薊30g、生槐花30g煎湯,放涼后濕敷面部。每次15分鐘,每日2次。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糖尿病并發(fā)癥、糖尿病皮膚病的癥狀、治療。飲食等相關(guān)信息,可以拔打百濟新特藥房的全國免費服務(wù)熱線400-101-6868,這有數(shù)十位專科藥師為您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全程安全用藥指導。